TOM AND KIKI:追光者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

談談那些美好與失去

3/29/2021

0 評論

 
圖片
引子
台北的午後,雲淡風輕,幾隻小鳥在空中盤旋、嬉戲。陳宏老師曾用「頑石與飛鳥」比喻漸凍的身軀與靈魂,疾病將身體禁錮,靈魂卻渴望窗外的藍天。陳老師在病榻上眨眼創作出版35萬字,創世界金氏紀錄,後於忠孝醫院漸凍人專屬病房祈翔病房729室走完16年的漸凍旅程。
 
七年後,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迎接新年的煙火照樣在101點亮,戴著口罩的人群,在跨年倒數中,熱情高漲。都市的角落,一位選擇在家撤除維生設備的年輕生命,也在倒數著離漸凍人生終點的餘日。
 
一年前,笑對漸凍症22年的勇者,堅持不用任何侵入性治療與維生設備,接受安寧共照療護多年。當氣若游絲,每日只能靠看護用滴管從嘴巴送入少許流質營養,終在春寒乍暖的二月,於午睡中停止呼吸。
 
在台灣,每年新增ALS病例約100多位,而死亡的ALS病人數相當,在統計上,總罹病人數似乎變化不大,然而,一增一減的背後,牽動的人群與造成的影響卻是深遠而廣大的。協會創會二十多年來,不斷完善服務,旨在為病友和家屬提供身心靈的照顧。然由於文化的禁忌,鮮有在公開場合探討生命終點問題。最近幾年,隨著安寧療護的推廣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的頒布,生命選擇與尊嚴的議題越來越受重視。
 
初探
新冠疫情期間,協會與多家醫院合作,在病友中宣導《病主法》,並提供到宅「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預立醫療決定書」(AD)簽署服務。值此機會,由家屬發起、社工部支持,初次舉辦以「死亡」為主題的聚會。
 
正如在邀約中寫到的:「這是個特別的聚會,希望大家帶著輕鬆的心情,談論這鮮少被碰觸的話題。我們純粹分享,以尊重和支持的態度,對待別人所說的,不評價、不指導、不評斷。希望大家在聚會中有被理解和溫暖的感覺。」
 
為了營造溫馨、自在、信任的氛圍,參加者能敞開心扉,本次活動採用私下邀約的方式,受邀對象為已簽署AD的病友家屬,均彼此熟悉,平日有良好互動。
 
在發起人說明聚會緣由後,交由社工帶領,以《那些生命中的美好與失去,我們邊吃邊聊吧》為切入點,講述協助個案在家執行撤除維生設備的始末。接著,每位參與者輪流分享一段生命中重要的逝去。由於大部分參與者是資深病友家屬,且都是現在進行式,在穿插陪伴和照顧病友的經歷時,不時產生共鳴,說到哽咽處,便有人會摟摟她的肩膀,或者輕輕拍拍她的背。
 
午後,原本陰霾的台北露出太陽,活動在發起人的朗讀中結束:「死亡也許是生命的終結,但也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卡夫卡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終結。』死亡讓我們勇往直前,促使我們完成目標,去學習、去愛、去創造。」(出自《煙霧迷漫你的眼:死亡的寂靜並非懲罰,而是度過精采人生後的報酬》)
 
反饋
「人生中不可避免都會遭遇至親離開的痛苦,如何面對這個問題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我們作為病友家屬,這件事離我們尤其近。在照顧病友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驚魂時刻,即使覺得已經做好準備,足夠理性,但是真的要面對時,還是會手足無措,亂成一團。這是一個修行和學習的過程!」(家屬一)
 
對於漸凍家屬來說,在親人確診後,與醫護人員有關疾病的討論多會涉及死亡問題。還有不少病友與家屬,甚至剛確診即著手準備身後事,包括:購置靈骨塔、葬禮方式、財產處置等。安排好這些能想到的事,大多才是與疾病共處的正式開始。
 
「身邊的一些病友,一個一個離我們遠去,心情五味雜成不知如何表達,跟先生聊天之後覺得還是先把身後的一些事安排妥當,該說的跟小孩說,該寫的寫在本子上,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人生就不會有遺憾了。」(家屬二)
 
參加協會,獲得的支持和資源多了,接觸的病友也多,難免不時聽到其他病友往生的消息。由於ALS特性,病友罹病時間長短差異大,且鮮有是被疾病本身奪去生命的,有的是因為照顧疏忽,導致感染;有的是身體舊疾所致;有的不願拖累家人,選擇撤除維生設備;有的因為家庭支持系統不足,被迫選擇離開。儘管每一種生命樣態都值得被尊重,但必然對其他病友與家屬造成不小的衝擊,進而引起反思或質問。
 
「對於親人和朋友的離開我們準備好了嗎?那些離開的病友們也都準備好了沒?有任何的遺憾嗎?對於生死未知的未來,人們總是充滿恐懼和害怕,不願去討論和面對,不知自己是以何種方式離開?這個過程會不會痛苦?」(家屬三)
 
初次舉辦此主題活動,獲得參與者很大的支持、肯定與正向的反饋,從這些反饋中,也看到了家屬對於靈性關懷的需求、理解與期待。
 
「當我看到幾位病友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後,讓我很認真地面對和思考這人生最後的一道課題。我希望能夠做到照護病友和自己的身心靈,除了身體上的照護外,還要特別注意心靈層面的照顧。」(家屬三)
 
「靈性照顧應該是指為了緩解病友心裡困擾的照顧,因此需要長時間透過接觸、溝通深入了解對方之後,才能以感同身受的心連結彼此,達到照顧與關懷的目的。病友因內外在環境因素,造成面對疾病態度有著不同的面向,有積極樂觀面對、有苦中作樂、也有封閉自我逃避現實,一般人都不輕易敞開心房訴說的心事,要如何引導走出困境並協助解決,是一個有難度的課題。相信時間、信任、專業與時機都是必要條件。」(家屬四)
 
總結
此次活動從起心動念到舉辦短短不到兩周時間,感謝社工同仁快速回應,與參加者的支持。儘管仍有許多可改進之處,但不失為一次大膽的嘗試,特總結以下幾點供日後舉辦類似活動參考:(一)最好事先設定幾個聚焦討論的問題,避免在親密、自在的氛圍下,討論太過發散,時間與焦點不好掌控;(二)可嘗試邀請熟悉漸凍症及照顧特點、親切、有同理心的專業人員擔任引導者,確保在參與者分享後,進行及時、有效歸納總結,或啟發、引導進一步探究。
0 評論



發表回覆。

    ALS Community

    因為一場共同的戰鬥串聯起來的人與故事。

    Archives

    三月 2021
    十二月 2020
    二月 2020
    四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十月 2017
    十一月 2016
    十一月 2015
    五月 2015
    五月 2013

    Categories

    全部
    Activities
    Miscellaneous
    People & Stories

Food & Fun

Food Stories
Destinations
Travel with You

Doodle & Fantasy

Yesterday
Fantasy
Poems
ALS Community

Live & Love

Living with ALS
Now & Here
Talks & Sharing

Faith & Belief

Faithful Life
© COPYRIGHT 2022 TOM AND KIKI.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