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AND KIKI:追光者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

我的導師 (Tom)

12/31/2014

0 評論

 
——記我那些課本很難讀、課外很充實的大學時光
Picture

上個月回到母校東吳大學分享生命故事,會後和芳如助教聊天的時候得知她也是我的商數系的學妹,和她談到李文雄老師,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還時常想起老師當年的教誨。好心的學妹幫我聯絡了李老師,前兩天接到老師的電話,我說要去拜訪老師,老師體諒我出門不方便,堅持要來家裡。下午,老師在芳如的陪伴下來到我們家,當我看到老師的時候,心情特別激動,甚至有點哽咽,眼角流出淚水,往事一幕幕浮現出來...和老師聊到了很多當年的往事,也聊到很多同學的近況,讓我驚訝的是,老師竟然還記得好多同學的名字,記得每一個人的特點。得知老師現在除了教書以外,還繼續打橋牌,帶領東吳教職員橋牌隊得到了很多獎杯,還參加了國立實驗合唱團,覺得老師很棒!
 
大學的時候,念的是商用數學系(現在改名為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這是台灣少數理工科卻屬於商學院的系。系上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以數學的方式解決商業中實際會碰到的問題,所以,我們修的課廣泛,既要學到很多數學和統計的課程,還要學到很多商學院本身的課程,例如:管理學、經濟學還有會計學。這在現在看起來是非常好的理念和設計,但是,對於18歲剛進入大學的新鮮人而言,一切都很模糊。李文雄老師是我大一、大二班導師,他很詳細的介紹了為什麼要學這些課程,我們才對系上有了認識。
 
老師在大一、大二教我們微積分和高等微積分,微積分還好,但是高等微積分就像是天書一樣,每一個英文字和數學符號都認識,但是合在一起就很難明白是什麼意思。老師當然也知道這不是一個好學的科目,就啟發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我還記得老師在課堂上這樣說:「學高等微積分並不是將來會多麼有用,而是幫助自己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老師還說:「如果書讀一次不懂,就再多讀幾次,想一想,就懂了。」後來我在繼續求學的過程和工作中發現,這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兩句話。
 
老師博學多聞,在很多領域都鑽研的很深入,在教學中,結合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上課的形式活潑多樣,不拘一格,透過啟發引導,讓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老師覺得我們的教育太注重copy,而在分析以及創新上常常被忽略,所以,老師的考試特別注重我們的邏輯推理的過程,而不會只根據結果對錯打分。老師特別注重要言之有據,不僅每句話前後都要有邏輯關係,還要舉證,這種嚴謹的態度對我以後深造和職場的影響都非常大。
 
老師也常常在課堂上跟其他同學說:「你看陳大謀又會打籃球,功課又不錯,大學生就是要這個樣子...」每次聽到老師這樣說,我都有點不好意思。
 
老師很性格,常常穿著名牌的短褲,戴著鴨舌帽,一副很「英倫紳士風」(實際上跟你腦海里想像的不一樣:))的模樣,騎著腳踏車到學校,老師以前給我的感覺很阿薩力,稍微有點江湖味,後來才知道老師在當老師以前混過兄弟,還是有名的「流氓教授」。可是很矛盾的是我們很難想像這樣子背景的老師竟然熱愛古典音樂,常常在老師的休息室聽古典音樂,反差太大了!而今天再看到老師,老師身上一種氣質,很像一位儒士,而且老師的興趣涉獵之廣泛令人敬佩。
 
在大學時,我除了讀書、打籃球以外,還參加了橋藝社,橋藝社沒有幾個人,大部分的社員都是我們班的同學,老師是當時社團的指導老師,我們常常一起打橋牌,老師有時候會在打完一副牌的時候對這副牌做講解,如果打的不對,被老師指點出來,會覺得自己很笨:)
 
老師也喜歡看籃球比賽,每次都會提醒我在籃下單打時候,記得把重心放低...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有很難懂的高等微積分、有一大堆奇奇怪怪符號的複利數學和精算數學、有只有加和減但是借方和貸方永遠怎麼湊都不相等的會計學、有橋牌、友情、愛情和籃球,當然還有老師的教誨和一群好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有美好的青春回憶!
0 評論

籃球記事 (Tom)

12/24/2014

0 評論

 
Picture
明天計劃去母校東吳大學觀看北區大學聯賽女籃決賽,女籃隊教練是我大學校隊的教練劉義群老師。教練跟我說,球隊的凝聚力很好,隊員們向心力夠,學妹們都會利用假日和寒暑假的時候,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練球,所以,成績那麼出色,我對教練的帶隊能力非常敬佩。
 
思緒帶我回到20多年前,那時,我還是大一新生,上第一節體育課,體育老師就是劉教練,他問我以前有沒有打過籃球,我說我高中時是籃球校隊,他就跟我說:「以後體育課不用來上了,周末跟校隊一起練球。」我還記得第一次練球的時候,教練分組把內線球員分在一起,互相練習籃下單打的進攻和防守。學長們都對我很好,也教了我幾招很實用的方法,教練還在一旁高聲的激勵我,讓我越打越有信心,後來,我通過考驗了,成為12名正式球員之一。我的位置是「大前鋒」。大二時,我成為5位先發球員之一。到了大三,很幸運的被選為大學聯賽明星球員。
 
東吳大學有兩個校區,一個是校本部,一個是城區部,所以我們平常分兩批在各自的校區練球,只有假日的時間才能湊在一起,培養默契。記得每次假日練球快結束的時候,都會有一段時間特別鍛煉體能,我們在球場一端的底線,先做伏地挺身10下,然後,開始折返跑,先從底線跑到罰球線,再跑回底線;然後跑到中線,再跑回底線;然後跑到對面的罰球線,再跑回底線;最後,再跑到對面的底線,這樣子算一趟,稍微喘一口氣以後,要繼續重複好多趟。常常做到想嘔吐,體能訓練就是要把你訓練到已經花盡了所有的體力以後,再把你最後一點力榨乾,英文中有一個詞叫做"tough",中文的意思就是看你夠不夠硬,能不能在比賽的最後關鍵時刻頂住。練體能時,我常常以為已經是最後一趟了,已經咬緊牙關跑完那痛苦的一趟,後來聽到教練吹哨高聲說「繼續」,只能繼續再跑,那是練球時最痛苦的事。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做更多的重量訓練,更努力的鍛煉體能,我一定體力會更好,爆發力也會更大,在球場上一定會更出色。
 
每次比賽完,球隊都會一起吃飯,一起喝啤酒,這是一個拉近隊友間感情的好機會,我們那時喝酒都是一個一個人的敬酒乾杯,打通關好幾圈,我想後來我到上海創業是與工作夥伴一個人一個人敬酒,一桌一桌打通關,還能不喝醉應該跟那時候的訓練有關:)
 
那時候大學聯賽是主客場制,我們的主場場地就在我平常上課的城區部,第二大樓旁邊的籃球場,東吳城區部很小,同學們的活動範圍也不大,所以,每一次比賽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就會在球場外面圍了一圈一圈又一圈的加油打氣,助教們也會在三樓的辦公室往外看,比賽的氣氛很好,在那樣的氛圍中打球很過癮......
 
現在,雖然生病了,癱瘓在床,可是我還清楚的記得在球場上暢快淋漓的流汗、奔跑的快感,以及得分時全場歡聲雷動的情景,常常還夢到在比賽。我印象最深刻的戰術是5號戰術,這是一個破盯人防守的戰術,據說是教練和鄭顧問從俄羅斯國家隊的戰術改變而來。一開始,我跟我們的超級中鋒濟廣分別站在兩邊禁區45度角的位置,然後,我走底線跑到濟廣旁靠近底線的那邊,形成一個雙檔,小前鋒利用這個雙檔走底線看有沒有走空門的機會,如果沒有,小前鋒跑到對面底線,把防守球員引開,我就利用濟廣做個擋人,到外線45度角三分線內一步的距離拿球,如果防守球員跟上來,我就把球傳給濟廣,讓濟廣走後門或者單打,如果防守球員沒有跟上來,我就在外線跳投,這個戰術讓我創造了不少助攻,也得了不少分。
 
現在已經大學畢業20幾年了,從前的隊友也在各自的領域有了很好的發展,有人在離島當了縣府的主任秘書,有人做到了資訊公司的總經理,有人在外商公司做到銷售副總,有人在上海的律師事務所當了大律師,有人在證券公司分公司當了主管,有人也失聯了,還有我躺在床上微笑著回憶當年的美好時光......

(圖片取自網路)
0 評論

    Yesterday

    昨天是跟不同的人編織起來的故事。

    Archives

    五月 2018
    二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二月 2016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九月 2014
    三月 2014
    十月 2013
    六月 2013
    九月 2012

    Categories

    全部
    Kiki
    Tom

Food & Fun

Food Stories
Destinations
Travel with You

Doodle & Fantasy

Yesterday
Fantasy
Poems
ALS Community

Live & Love

Living with ALS
Now & Here
Talks & Sharing

Faith & Belief

Faithful Life
© COPYRIGHT 2018 TOM AND KIKI.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