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AND KIKI:追光者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

淨土之行之六 —— 淺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9/9/2019

0 評論

 
圖片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後簡稱《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裡面的一品,在清朝的時候,印光大師把《念佛圓通章》列為「淨土五經」之一。《念佛圓通章》主要是敘述大勢至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稟告祂是如何靠著念佛、憶佛而成就的。
 
《念佛圓通章》很短,只有兩百多個字,我把內容列下面: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經中前兩句「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中「其同倫五十二菩薩」代表菩薩的五十二階位,也代表了這個法門可以從初階的菩薩一直修持到最後成佛,不用換法門。經中也提到「超日月光佛」教導大勢至菩薩如何念佛、憶佛,就像媽媽想念孩子,孩子想念媽媽一樣的想念佛。媽媽是一直想念孩子的,如果孩子想念媽媽就跟媽媽想念孩子一樣,儘管過了好幾世,媽媽跟孩子都不會相隔很遠。佛也是一直念著眾生,如果眾生也憶佛、念佛,那麼現在或者未來一定見佛,離佛不遠。釋迦牟尼佛問大勢至菩薩「如何得到圓通?」大勢至菩薩回答:「世尊問我這個問題,我也沒有其他的答案,就是收攝六根,不要注意其他的事,讓自己的念頭清淨。」
 
明證法師在講經的時候特別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說的念佛不是一般說的「持名念佛」,而是「憶念佛」。他舉了自己的例子,法師以前是持名念佛,後來看到了《念佛圓通章》之後,開始練習用「憶念」的方式來念佛,覺得效果很好,「持名念佛」的時候只能把點連成線(因為持名念佛是一句一句的念),而「憶念佛」可以一片一片的憶念。
 
我自己用的是「持名念佛」的方法,一般人「持名念佛」是口念、心聽,而我口念不方便,只好心念心聽,這個方法的壞處是沒有發出聲音,所以比較難攝心,但是也有好處,就是可以隨時念佛,不會打擾別人,別人也不知道我在念佛。在我讀了《念佛圓通章》後,也試著「憶念佛」,這是沒有影像的「憶念」,就是純粹的想佛,對我來說,好像沒有太困難,我就將平常想回憶媽咪的心情用來念佛就好。
 
後記:
1. 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把我對淨土五經的學習做了整理,雖然每篇篇幅很短,認識很膚淺,也沒有列得很完整,不過,至少讓我有機會把「淨土五經」重新複習了一次。
 
2. 在我的學習過程中,剛開始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淨土法門,而且只有淨土是最好的法門,後來我了解了每一個法門都是佛說的,都一樣好,只要適合自己就好,更重要的是不要批判別的法門,不然容易謗法。
 
3. 這幾篇文章不知道對其他人有沒有幫助,至少在寫的過程中,我和Kiki透過討論之後,我們都對於淨土有更深的認識。
0 評論

    Faith & Belief

    與佛教有關的小故事、學習心得等。

    Archives

    七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0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二月 2018
    四月 2015
    二月 2015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七月 2012

    Categories

    全部
    Kiki
    Tom

    RSS 訂閱

Food & Fun

Food Stories
Destinations
Travel with You

Doodle & Fantasy

Yesterday
Fantasy
Poems
ALS Community

Live & Love

Living with ALS
Now & Here
Talks & Sharing

Faith & Belief

Faithful Life
© COPYRIGHT 2022 TOM AND KIKI.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