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AND KIKI:追光者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

圓滿與虛空 (Kiki)

4/19/2015

0 評論

 
圖片
幾年前,剛開始接觸佛光山不久,妙凡法師送我一套《往事百語》,正是這套書讓我有系統地認識星雲大師和大師所實踐的大乘菩薩道事業——人間佛教。近日,大師在《人間福報》陸續刊登的<貧僧有話要說>,又帶我重溫大師傾其一生弘揚佛法、奉獻佛教的歷程。也許,是因為年初開始跟隨妙暢法師學習《金剛經與菩薩道》的緣故,讀著大師口述的這一系列文章,心裡常浮現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
 
四百多年前,六祖慧能未出家前,因聽聞《金剛經》裡的這句話而開悟,留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四句偈,供後人揣摩。如今,身處末法時代,得遇名師,實在不易。星雲大師創辦佛光山,推行「人間佛教」,用教育、文化、慈善弘揚佛法;用三好、四給、五和、六度淨化人心,培養人們的正知正見,帶領世人走上覺悟之路。大師身體力行,是這八個字最好的註解。換一句話來說,那就是「捨得,捨不得;放下,放不下。」
 
大師在第十二說<我怎樣走上國際的道路?>中,短短四千字,濃縮的是大師弘法七十多載來如何把「人間佛教」推展到全世界的宏願。佛教不應該只是黑頭髪、黃皮膚人的宗教,應該是世人都需要的智慧。作為一名佛光人,在身著黃背心,自豪地說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時,是否知道大師剛開創佛光山,正是步履維艱時,發下這個志願,心中懷著的是「不管成功與否,都要弘揚佛法遍天下,不為個己求安樂」!
 
大師「捨得和放下」的是自己的安樂,在第十一說<我要養成「佛教靠我」的性格>中,大師說「為了佛教,當仁不讓;為了佛教,捨身捨命。」大師之所以能捨得、能放下,是因為他對有情眾生的「捨不得與放不下」。我們都知道,只有菩薩的眼中是無我而唯有眾生的,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給予眾生快樂,拔除所有眾生之苦」;地藏菩薩不忍眾生苦,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大師說希望用這四句話代表他的心聲:「心如虛空無邊際,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平生何志願,平安幸福照五洲。」這又是何等的慈心與願力!
 
曾以為,凡事若都能什麼捨得、放下,人生豈不就圓滿了?而今,再讀大師的一生,超越了捨得與放下,心繫眾生,行大菩薩之悲智願行,圓滿的是有情世間!
0 評論



發表回覆。

    Faith & Belief

    與佛教有關的小故事、學習心得等。

    Archives

    七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七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0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二月 2018
    四月 2015
    二月 2015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七月 2012

    Categories

    全部
    Kiki
    Tom

    RSS 訂閱

Food & Fun

Food Stories
Destinations
Travel with You

Doodle & Fantasy

Yesterday
Fantasy
Poems
ALS Community

Live & Love

Living with ALS
Now & Here
Talks & Sharing

Faith & Belief

Faithful Life
© COPYRIGHT 2022 TOM AND KIKI.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