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佛 》,2022讀的第一本書。
這是一本理性讓我停下來,不要一口氣讀完的書,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時代,一個嚮往卻又充滿敬畏的地域… 我跟大謀說,感謝他帶我來台灣,讓我看到以前沒有機會接觸到的人事物,包括我以為的歷史。 歷史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必修課,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摧毀了很多小孩子對於歷史的興趣。反而是到了高中,我開始喜歡上歷史,因為是理科班,歷史課只需通過會考(一些科目的合格考試),而且每學期的歷史課本也是厚厚兩大本,除了必考內容(約占1/5)外,其他都是選學內容,那些內容編排得非常有趣,有很多非正史,為了講一個朝代或者一個文明,會引用許多文學、藝術、天文、地理,甚至地方誌內容,很生動。常常是剛開學不久,兩大本歷史課本就已經被我當成課外讀物讀完了。 然而,到了中國近現代史,不是必考內容,有些敏感內容只一筆帶過或完全省去,例如:天安門事件。新疆和西藏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超過四分之一(分別為1/6和1/8),我對這兩地的歷史知識只停留在唐朝。 《吃佛》在時間跨度上從1930年代至今,從紅軍長征初次抵達西藏到近期在國際上備受關注的自焚事件,內容主要圍繞中共政府與西藏之間的對立與隔閡展開。西藏與中共政權的格格不入,一直備受國際關注,然而,作為一個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人,說實話,我從未對此產生過興趣。這次閱讀,我盡量站在一個沒有政治立場的角度,去感受書中每一個人物的命運。 就閱讀體驗來說,過程中,我會想到亞歷塞維奇的《車諾比的悲鳴》,一部宛如史詩的龐大作品,雖然只是核電站爆炸一事,但所涉及到的人事物、歷史極其龐雜,所以,我覺得《吃佛》堪比《車諾比的悲鳴》。 然而,當快讀完時,回頭來想,也試圖在心中做簡單的比較。《吃佛》的作者芭芭拉·德米克是美國人,對西藏非常有興趣,在北京工作期間,多次前往西藏訪談,儘管外國人要入藏困難重重,但她依舊冒著危險,深入西藏,收集到非常多寶貴的一手資料。她的書寫企圖與熱情貫穿整本書,作為讀者,很是享受。然而,當有一天讀完想到《車諾比的悲鳴》時,我警覺《吃佛》少了點什麼。 我深知一位作者想書寫這個具有爭議的主題難度是多麼大,怎樣呈現歷史?怎樣盡量保持客觀、去除我見?怎樣讓讀者有興趣讀下去,共鳴之餘,還能去思考,民族、文化、信仰與政治之間是否有和諧共存的可能?很難。然而,芭芭拉的《吃佛》已經做到快八成了。那麼,試問到底缺少的部分是什麼? 我試圖反問自己。也許,西藏對於芭芭拉來說是異文化,她對於所有史料與文化、宗教的理解都來自翻譯/轉譯,因此在書寫此磅礴的題材中,少了西藏文化的底蘊。文化這個東西說起來很玄,是流淌在血液的,要能在字裡行間流動,是要有足夠深厚的情感與文字功力。 我為什麼喜歡《車諾比的悲鳴》?俄羅斯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地方,出的都是世界級的文豪。記者出身的亞歷塞維奇,筆下書寫的是流淌在自己血液裡的民族。她採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每一篇都是受訪者親口的敘述(稱為複述寫作法,Polyphony),像紀錄片導演一樣,把受訪者的訪談片段拼接,組成一部獨立的作品。幾年前在閱讀時,我驚訝於那些受訪者文化底蘊,不管是學者、藍領、藝術工作者,他們的語言如詩如歌,我第一次品味到俄羅斯民族的語言竟然如此優雅與厚重。用母語書寫自己的民族顯然有優勢,也難怪俄羅斯民族盛產大文豪。 相較之下,《吃佛》的文字經過翻譯再翻譯(藏語翻譯成英語,芭芭拉用英語創作,如今再翻譯成中文),似乎在兩次轉換中,失去了某些東西。而且,即便芭芭拉研究西藏很久,她畢竟不是西藏通,也沒有藏傳佛教的信仰,藏族的文化底蘊幾乎是缺席的狀態。《吃佛》中,欣賞不到西藏文化的深厚、內斂、謙卑、隱忍,在最後一章,分析年輕人選擇自焚的原因時,感覺到的只有無力,那些分析與敘述感覺還只停留在很表面。 藏族文化對我來說幾乎是完全陌生的,看過的唯一一本由藏族作家次仁羅布漢語創作的小說集《放生羊》,保留了藏族的敘事習慣與文化習俗,令人著迷。期待有一天,有一位勇敢又智慧的西藏人,用藏語或者漢語創作,寫出流淌在他血液裡的最直接的記述,讓世界去了解這個神秘和美麗的地方,以及她所承受過的苦難與重生。 最後,謝謝在2021年最後一天送書的人。
0 評論
發表回覆。 |
Now & Here放開心,放過自己,把日常過得像日常。 Archives
十月 2023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