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AND KIKI:追光者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

築夢人

10/27/2018

0 評論

 
圖片
星星的歌聲
幽藍的夜空,流動著五線譜和音符,抱著月亮的女孩,望著無盡的黑夜,偷偷地想:「夜,有時候好長好長,只能乖乖躺在被窩裡,聽著星星的歌聲,等待天亮。」
 
這是《夢想的音符》的扉頁,早在故事腳本雛形出來前,這幅畫面已經印在我的腦海了。深夜,對於好多人來說都有特別的意義,對於漸凍病友和家屬尤其深刻,活動範圍被疾病局限,希望和對未來憧憬的權利,從被診斷罹病的那刻起就被無情地剝奪了。醫生無法告訴你罹病的原因,更沒有解藥可以醫治,這樣的生命,不是被打入漫長的黑夜又是什麼?
 
大約十年前,走入婚姻,我心愛的人已經坐著輪椅,隨著身體不斷被「漸凍症」侵蝕,高大的他只能整日躺在床上,沒有歎氣、沒有抱怨,在還能笑的時候努力對我微笑,在還能擁抱的時候,給我最溫暖的臂膀……而今,這一切都離我們而去了。
 
好多個深夜,失眠的我對著天花板發呆。我不知道他是睡著還是醒著,但是,我知道「漸凍症」鎖住的只有身軀,他活躍的運思與對生活的熱情是不會被禁錮的,即便身處困境,仍然有探索生命可能的機會。這些年,有很多因緣與年輕人溝通這個主題,然而,對於青少年和小朋友,我一直不敢碰觸,偶然的機會,讓我想到或許可以嘗試繪本的方式。
 
夢想的續曲
《夢想的音符》其實是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心心因為對於家的眷戀,才發現自己對於音樂的夢想,而在追求音樂夢時,最大的動力仍然是親情。正當夢想實現之際,罹病和失去父親的雙重打擊,讓她的心門上鎖。最後,是愛讓她的世界冰雪消融,她決定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延續夢想與愛。
 
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簡單卻不單調,平凡卻有重量、安靜卻強大,在回味中,感受親情的溫度。在敘事上,採用電影劇本的架構,以夢想為勾,用三段夢境串起主人公的命運。
 
繪者劉思妤是目前正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深造的年輕畫家,畫風細膩療癒,風格獨樹一幟,不同於市場上常見的繪本,在用色與構圖上都極具想法。色彩柔和、飽滿,感情豐沛、純真,視角富於變化,人物形象憨實可愛,栩栩如生。畫家善於佈局各種巧思,不僅讓閱讀的過程充滿發現的驚喜,對於主題的強化與延伸也極有助力。
 
這本繪本適合親子共讀,或者由學校的老師陪伴共讀,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可以由家長朗讀,引導小朋友講出畫面中的元素,可以結合小朋友的日常。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啟發互動的方式閱讀,鼓勵小朋友自己朗讀,由陪伴的家長或老師引導思考和提問,例如:書中多處出現蒲公英,從種子到花苞到綻放飛舞,既暗含著生命的過程,也代表夢想從種子到開花結果的歷程,請小朋友找出哪些地方有蒲公英。還可以讓小朋友描述不同畫面的情緒或主人公的心情等,或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小朋友探索和描繪自己的夢想。閱讀方式不拘一格,可以盡情發揮創意。
 
從籌備到《夢想的音符》付梓印刷,期間剛好遭遇我人生的巨變,最敬愛的媽咪劉學慧老師從病倒到離開,在哀傷中,我的身心一度處於谷底。回想到她的人生,走過歷史的大江大海,又在最後的二十年,最親愛的先生和兩個孩子相繼罹患「漸凍症」,然而她帶給世界的是最美麗的微笑和滿滿的愛……我再次找到翼下之風,相信生命會繼續飛揚,我希望透過《夢想的音符》讓更多讀者感受到希望、信心和愛。

夢想的音符繪本公益畫展
博客來:《夢想的音符》
0 評論

變更雇主/接續聘僱

9/13/2018

0 評論

 
圖片
因為媽咪往生,所以原本媽咪作為雇主聘僱的外籍看護,需要辦理變更雇主/接續聘僱,由於我們採用的是直接聘僱,所有的環節都需要自己跑,比較麻煩的是,關於流程和需要準備的資料都需要自己去弄清楚。開始打給直聘中心,他們只是再提供一個單位的電話號碼,打過去,那個單位由再提供另一個單位的電話號碼,然後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咨詢,根據電話上提供的訊息,到了現場辦理,發現還缺不少資料,於是,每個步驟跑完,趕緊記下需要準備的文件,給需要的人可以參考,少浪費一些時間,少跑幾次這些單位或部門。從第一通報開始(8/8)到今天(9/13)送健保局,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Step 1: 接續聘僱通報 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
親送 或 郵寄至 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
地址: 10851臺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01號4樓 (表格下載)
  1. 雇主聘僱外國人入國或接續聘僱外國人通報單(文件下載)
  2. 新雇主戶籍騰本
  3. 原雇主死亡,需死亡證明影本
  4. 外國人名冊簡表2份、外勞照片2張
  5. 工資切結書、生活照顧服務計畫
  6. 勞動部招募函影本(有蓋直聘章)
  7. 變更雇主接續聘僱證明書 (AF-T26 印尼 AF-T28 越南)
          填表注意:新雇主簽名、蓋章;外勞簽名按手印
現場辦理可以當場拿到證明書序號,第二步勞動力發展署的申請表需要填

Step 2: 接續聘僱許可函(流程說明及表格下載)
親送 或 郵寄至勞動力發展署:100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39號10樓
  1. NAF-T03-2家庭看護工接續聘僱申請書-變更雇主 (下載文件)
  1. 郵政遞劃撥
  2. 死亡證明 影本
  3. 雇主身份證/護照
  4. 變更雇主接續聘僱證明書(AF-T26 印尼 AF-T28 越南) 
          填表注意:新雇主簽名、蓋章;外勞簽名按手印​
如果用郵寄的方式,寄出前一定檢查好所有的必填項,例如:接續聘僱的日期等,否則有漏填的資料,通知補件會耽誤至少一個月。


Step 3: 更換居留證
移民署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廣州街15號
  1. 外籍勞工專用居留案件申請表(文件下載)
  2. 接續聘僱許可函正、影本(正本驗核後退還)
  3. 在職證明書(可在移民署網站下載)
注意:
  1. 填表注意:外勞 需簽名、按手印
  2. 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接續聘僱外國人者,雇主應於公立就業服務機構開立接續聘僱證明書之翌日起15日內,辦理異動登記。
  3. 最好在早上9點以前去移民署辦理,下午人太多
 
​Step 4: 更新健保資料

衛福部健康保險署臺北業務組 - 興南大樓辦公室
地址:104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7號
  1. 原雇主印章
  2. 投保單位成立申報表 (文件下載  填表範例)
  3. 保險對象投保申報表 (文件下載  填表範例)
  4. 雇主身分證/居留證
  5. 勞動部核准聘僱文件
  6. 外籍傭工居留證
  7. 新雇主印章
健保局提醒:欠繳的健保費先不要繳,新雇主的投保變更完,會追扣轉換期間的保費。
0 評論

打碎的 打開的

8/30/2018

0 評論

 
圖片
媽咪從確診到離開,短短不到兩個時間, 5月31日頭部斷層造影發現多處腫瘤,到今天8月30日,已過完「五七」。我以為自己已經接受媽咪離開的事實,今天才發現,可能還沒有。凌晨從夢中驚醒,夢境發生在機場,人群中有一個熟悉的背影,仔細看,是我思念的媽咪,我大聲呼喊「媽咪——媽咪——」,不管多麼努力,聲音都喊不了很大聲,媽咪轉身對我微笑,我好想請她停下來,可是她卻腳步匆匆,消失在遠方,徒留一個微笑和背影給我。我在悵然所失中醒來,書桌上的燈亮著,鬧鐘顯示2:37am。我坐在床邊,心底是一陣空空的感覺,眼淚流了下來。
 
「死是打開我們,還是打碎我們?」腦海裡一直浮現之前看過的書名。媽咪住院期間,每天坐捷運去榮總,單趟約一小時,來回將近兩個小時,這本書是在捷運上看完的。媽咪的病來得很突然,五月上旬我們才一起去過西安,回來不到十天,發現用筷子夾不到菜,眼睛越發看不清楚,走路更不穩了,一周之間竟在洗手間摔倒兩次……。那時候,以為這些是伴隨「老化」而來的不方便,卻也疑惑怎麼會來得這麼突然、這麼令人措手不及?
 
「這就是我最擔心的。」5月31日下午,我和張阿姨陪著媽咪做了頭部斷層掃描,一個小時後,我們到了黃主任的診間,媽咪剛一坐下,主任就垂著頭低聲說出這句話。
 
突然覺得時間暫停,連空氣停止流動了。我回過神來時,問主任:「什麼意思?」
 
黃主任說:「劉老師癌症轉移到頭部,長滿了腫瘤。」
 
媽咪冷靜地問:「我還有多久時間?」
 
黃主任快速地又看了一遍片子,轉過來時,眼眶泛紅,有點哽咽地說:「接下來是用月計算,可能四個月、三個月、兩個月、一個月…」
 
那是第一次討論到安寧,早在幾年前,媽咪在榮總回診時,就已經簽了《安寧緩和條例》,這次住院,也接受的是共照服務,安寧護理師也在私下找過我談話,然而,媽咪還是迴避直接討論選擇安寧的問題。

媽咪主動提到安寧是7月20日的清晨,那段時間,媽咪再次感染,之前的沙門氏菌好了不久,放療和化療的副作用,白血球降到一千多,打了兩針好不容易拉上來,卻發現感染VRE(腸球病菌),週五中午照完肺部X光,又發現感染非典型性肺炎。戴著氧氣面罩已經兩天了。
 
那天早上到病房不久,媽咪對我說:「仁愛醫院。」
 
我想到之前討論過仁愛醫院的安寧病房,以前忠孝醫院的副座調到仁愛,她是安寧科醫師,我問:「媽咪是要找陳淑婷院長嗎?」
 
媽咪說:「對,陳淑婷。」
 
我又問:「媽咪是想要轉安寧嗎?」
 
「是。」
 
「榮總也有安寧病房啊?」
 
「太遠了,不方便。」
 
「但是,我們沒有在仁愛看過診,轉過去他們也不了解媽咪的情況。我們要不要轉榮總的安寧病房?我問一下哥哥的想法。」
 
媽咪閉著眼睛,說好。
 
傍晚醫生給了我一張粉紅色的紙,上面寫著病危通知。我的大腦好像突然當機,或者說,我覺得我的世界好像快要崩塌。我不是很明白這張紙是什麼意思,回過神來時,努力解讀這張很難看的粉色紙上的隻字片語和醫生對我說的每個字。
 
我打給大謀,打給哥哥、嫂嫂、姐夫。那一刻,我只希望媽咪的親人都趕快能來到她的床畔,再多陪一會兒媽咪,因為我知道有一個可怕的東西正在靠近,不管我們多麼不願意面對。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她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在她左右。
 
也許,這樣的希望太高,所以現實與其之間的落差,讓我在媽咪最後的這段時間裡,經歷了非常多的憤怒和失望,更甚至在媽咪剛離開的幾周裡,完全無法釋懷。
 
這些年來,我有一個習慣,一遇到問題,總希望從書本上找到答案,如今,連死亡這件事也是。從醫生下病危通知後,我開始翻閱安寧療護和臨終關懷方面的資料,也查閱死亡有關的知識。媽咪生病以來是我頭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這個topic。
 
從媽咪確診癌症復發後,我的桌上堆滿了癌症方面的書,從發病的機理、治療,到日常照顧,隨著病情的發展,死亡的議題成了我需要思考的問題。《緣起與還滅》、《禪宗與淨土》、《死是打開我們,還是打碎我們?》《醫師與生死》、《安寧伴行》等都進入了我的閱讀清單。
 
媽咪經過兩次的「告別練習」,第一次是7月22日、第二次是7月25日,最後一次是7月27日。排了一個禮拜的隊,終於等到安寧病房的床位,剛搬進去,護理師就通知所有家人必須盡快趕到,她們要把那讓媽咪痛苦的呼吸器面罩拿開。

還記得,媽咪最後一次握著我的手的感覺,溫暖、細膩、捨不得、託付、感謝……給媽咪的臉上擦上乳液和她最愛的精油,然後,看著她呼吸漸漸平緩,隨著呼吸間隔的拉長,我們為媽咪患上衣服,當哥哥確定媽咪的脈搏停止後,通知了護理師,護理師為媽咪拆掉尿管和人工血管,然後,哥哥、嫂嫂和我,把媽咪的床推到祈禱室。我坐在離媽咪最近的地方,四個小朋友坐在我旁邊,開始進入助念……
 
坐在媽咪旁邊,我覺得她還有感覺,還有溫度,只是睡著了。她能聽見我的聲音,她曾經告訴我她每天夜裡都期待天亮,只要天亮,Kiki就會推門進來。如今,媽咪不再等待我的出現了,只有我看著日曆,數著她離開的時間。
 
我說不清楚這是怎樣的緣分,我們就是很親,媽咪離開,我就是非常非常難過。我媽曾對媽咪說:「妳是穎的天,妳不能有三長兩短,妳走了的話,穎的天都塌下來了。」
 
我的確經歷了一段天塌下來了的時期,慢慢的把塌下來的碎片,一片片撿起來,再努力拼上去,此刻,我正在做這件事。
 
那些鼓勵、那些依賴、那些囑咐、那些希望,我都一片片收起來,是媽咪留給我的寶貝,留給我生命的盤纏,我要好好走下去,因為媽咪把她最疼愛的託付給我了……
0 評論

我的婆婆——劉學慧老師

8/26/2018

0 評論

 
雖然大家不說,但是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今天是特別的一天。79年前的今天,一位偉大的女性降臨了,她是勇敢、堅韌、慈悲、無畏的化身,她是我的婆婆——劉學慧老師。
 
7月初,協會推薦媽咪參選一個獎項,我幫忙整理參選資料。還記得把自傳的草稿讀給媽咪聽時,媽咪掉眼淚了,說寫得太好了,其實我好心虛,因為礙於篇幅和文字用途的限制,能取材和表現的太受限了。
 
我跟媽咪認識的時間是全家人中最短的,短短不到12年的時間,卻對我的人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的手機裡有好多媽咪的照片,她一直都好美,好美,好美……儘管最終,媽咪沒有如願的回到她原本的生活中,還讓我們因為失去她,而經歷一段小小的慌亂。然而,回想她走後的這段時間,我們的交流一直都繼續著,她的愛一直在我們左右,她繼續指引著我們做該做的事情,把重要的人帶進我們的生活……

​
 
出生在天津,經歷戰亂的年代,輾轉來台,作為家中的大姐,學慧老師一路上照顧弟弟、妹妹。成家之後,一邊從事教職,教育英才;一邊相夫教子,三個子女均為名校博士學位。人生幾多風雨,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家人相繼罹患「漸凍症」(ALS),學慧老師不僅沒有退卻,反而更加勇敢、堅強,在撐起整個家的同時,把自己的光和熱奉獻給最需要的地方。
 
慈祥的面容後透露著生命的歷練與處世的智慧,從溫婉曼妙的年輕女子,到行事幹練的教務主任,再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與生命故事主角,學慧老師自始至終的愛與堅持,讓人折服。
 
1999年,先生陳宏老師罹患「漸凍症」,學慧老師決然退休,從此接受另一種挑戰,陪伴著先生,做他的手、做他的口,協助先生以眨眼、轉動眼珠的方式,透過自製注音板表達對生命的熱情與領悟。一個音、一個音,由音拼成字、由字組成句、由句彙成文——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是十分的艱難與辛苦,每一篇文章的背後都是對生命萬分的感觸與愛。
 
在2006,逢陳宏老師《頑石與飛鳥》出版之際,學慧老師聯合出版社、教育部,與協會共同發起送書到全國各地的獄所、學校,開展生命教育。多年來,老師的足跡遍佈全省,兩岸三地與東南亞。同時,鼓勵漸凍病友走出家門分享生命故事,探索生命價值。
 
2008至2012年,學慧老師担任漸凍人協會理事長期間,結合各界資源,提高協會募款能力,幫助更多漸凍家庭走向正軌;在眾多善緣的支持下,除了在臺北忠孝醫院成立的漸凍病友專屬病房「祈翔病房」外,又分別在台中署立醫院成立「曙光病房」,台南署立醫院成立「漸凍人之家」,也讓中南部的病友得到更周全的醫療照顧。
 
2010年6月,在學慧老師的努力下,大陸的中國商業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相繼引進陳宏老師的《眨眼之間》並出版精選集《向疾病要快樂》,免費贈送給病友,讓同在病榻上的朋友們,感到理解與共鳴,也讀出對於生命關懷的與希望。
 
2012年,香海文化將陳宏老師病後的七本書集結《陳宏眨眼全集》。陳宏老師在劉學慧老師的陪伴和支持下,靠眨眼共創作超過35萬字,創金氏世界紀錄「眨眼出版字數最多的人」。
 
2014年,陳宏老師仙逝,學慧老師更全心全意投身公益與服務,除了擔任漸凍人協會常務理事、文宣委員會主委、朝陽志工隊志工,也擔任佛光山台北道場教師分會會長。她把志工與義工服務當全職,一周七天,熱情奉獻。
 
2016年,學慧老師的幺兒陳大謀,同樣罹患漸凍症,病前在上海創立中國最大的供應鏈管理顧問公司,在母親的鼓勵下,雖然生病多年且已氣切,毅然參選漸凍人協會第十任理事長,高票當選,成為漸凍人協會成立19年來第一位病友理事長。在兩年任期中,完善全人照護服務,促進ALS相關研究,提升協會知名度,鼓勵病友無數。
 
學慧老師的生命就是用愛與熱情燃燒自己,服務大眾。今年夏天,老師被診斷出乳癌轉移,雖在病榻上,她仍心繫志工工作,積極配合治療,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再次投入志工服務之列。
 
寫於 2018年7月8日
0 評論

鳥語者 (Kiki)

5/4/2018

0 評論

 
圖片
看看鬧鐘,三點五十分,在熱鬧的鳥叫聲中醒來,沒有了睡意。

短暫的靜坐,聽著鳥鳴,感覺有幾隻是大鳥、幾隻小鳥。有點想在天亮以後,查一查怎樣聽懂鳥的語言。也想看看文學作品中關於鳥鳴的段落。

腦海裡浮現三個字,好奇有沒有一本書名叫《鳥語者》?或許,我期待的是一部小說,一位隱匿在喧囂都市的女子,漫步在黎明前沉睡的街道,傾聽鳥語,在一個名為「鳥語者」的部落格,講述藏在樹葉後群鳥與都市角落夜歸人的悲歡離合、折翅與夢想……

打開窗戶,陣陣涼風,樓下的「黑貓」已經在卸貨了,突然明白,也許黑貓的「黑」是起早摸黑的「黑」,「貓」是夜貓子的「貓」。不時聽到重重的貨物卸在地上發出的聲響。宅急便大概租了窗外停車場後半夜的時段,工人們總趕在天亮前卸貨、分揀,天一亮便開始配送,八點前,配送的車子已經穿梭在巷弄,原本卸貨的位置又空了出來,迎接白天的車輛。於是,每天凌晨兩點到五點都是最忙碌的時候,要做這份工作也許要有比較好的體能,不過,畢竟要對抗人的生理時鐘,有時在卸貨聲中會夾雜著用來提神的流行歌曲聲。之前夜裡被吵醒,很想打電話去投訴,早上起來想想,選擇在這個時段工作,大概有著不為人知的酸楚。剛才,在鳥語的背後,偶爾有幾句說話聲,雖聽不清楚內容,卻感覺十分簡短,年輕的男聲中帶著些許睡意。

右耳聽著窗外,左耳是屋子深處傳來的聲音,好像是別家的鬧鐘聲,隱隱約約響了好一陣,或許是要趕飛機,或許是老人家要早起運動,又或許為了某個原因不得不早起……只是,那鬧鐘聲持續了很久很久。

漸漸地,小鳥嘰嘰喳喳雜亂的叫聲沒了,只剩下大鳥有節奏的鳴叫,很好奇它們到底在「說」或「唱」什麼,有長有短、間歇也不一樣,是例行的黎明前歡唱?還是有特別的意義?又或者是一種原始的儀式,例如:迎接日出,或者告別黑夜……?

四點二十五分,天仍然沒有動靜,夜幕下,遠近高低的十幾盞路燈,顯得太過明亮而刺眼。合上日記本,套上外套,一陣巨響,又有一輛貨車駛入。翻開這幾日在讀的《The Book of Joy》第94頁,章節名稱是:You are a masterpiece in the making.多好的標題啊!有多少時候,我們忘記自己如此珍貴,對自己和命運失去信心,陷入自我否定、懷疑的泥沼,掙扎、沉淪、傷害、破壞這件正在打磨的作品。又或許,這個過程原本就是傑作誕生必須經歷的磨礪……
​
夜,還在繼續,鳥鳴還在繼續,卸貨聲還在繼續,從半開的窗戶外吹進的風也在繼續,關了燈,脫了外套,又爬上床,繼續剛才被打斷的夢。

0 評論

代你看世界 (Kiki)

12/23/2013

0 評論

 
圖片
前幾天,我問你這期會訊寫什麼,你說寫代你看世界。
 
12月初,我代表協會出席國際聯盟大會,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大會。為了讓臺灣病友的樂觀正向、協會的努力不懈被世界看到,我花了整整一個月準備兩個報告。過程中,你一直都陪伴我、督促我、鼓勵我,尤其是,每一版簡報出來後,你都積極提供建議。報告很成功,好幾位其他國家的代表跟我說:「It's amazing. The optimism of people with ALS in Taiwan is so inspiring!」
 
幸運的是,我每天都置身於這種鼓舞和感動中。
 
想起來,在2006和2007年,你發病的初期,曾兩度代表協會加國際大會。你在報告中引用爸爸的句子「活著就要持續成長」還被大會作為結束語鼓勵全球與會者。
 
時間過得好快,當初你還只是左手和右腳不方便,而今,你已經氣切,全身無法活動。這一路走來,我的角色從下屬、戀人,轉變為妻子,然而,我們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一直都在,我始終對你都是欣賞和仰慕的。儘管疾病困頓了你的身軀,不過,你的精神和智慧啟動我成為你的生命延伸——去看、去聽、去聞、去品味、去感受。
 
在轉機的機場、米蘭的街頭、會議的現場,只要看到有趣的東西,我都會用手機拍下來,用Line傳給你,與你即時分享,就好像你在我身邊一樣。不在家的這幾日,我惦記著你好不好;你也不時傳Line問我會議開得好不好、報告是不是很順利。由於我吃素,你常常關心我有沒有吃好。也許因為我們倆都喜歡看美食和烹飪節目,每當吃到特別的食物,除了傳照片、描述口感之外,我還告訴你我猜想的料理方法,你會建議我回來試做看看......。
 
雖然漸凍症剝奪了你活動的能力,你卻透過我用一顆開放的心,去看、去感受、去愛世界。
0 評論

奔跑的動力 (Kiki)

7/29/2013

0 評論

 
今年的主題好像都跟「跑」有關。
 
一月中開始慢跑,六月底參加6公里路跑。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長跑比賽,一共5078人參賽,成績排名869名,是相當不錯了。已經報名了八月中的熱身賽,為12月的臺北市馬拉松9公里賽程做準備。
 
7月20日,漸凍人協會的會員大會上,協會為主辦環台超級馬拉松比賽的負責人郭豐州老師頒發了「希望之蝶」獎牌,感謝他對於病友的支持。郭老師的一番感言讓我深深觸動。14天,環台1100公里,除了要具備極好的體力外,更需要的是在精神上有十足的動力。這一路上,最大的考驗不是別的,而是一個人的意志力!你一定想不到,在這一群體力超強的跑者心中,最大的動力竟然是——連動一動手指都無比困難的「漸凍人」!兩種生命狀態,卻同是經歷意志力的拉扯,他們的生命體驗又是何等相似!
 
長跑是我從小就害怕的運動,小學時的400米、高中時的800米,校園裡那紅色的跑道像是怪獸巨大的嘴巴,讓人望而生畏。如今,半年的練習後卻欲罷不能地愛上了這項「自我折磨」的訓練。
 
之所以說它是「自我折磨」,因為跑步從來都不是為了舒服,而是為了挑戰不舒服。跑到雙腿發軟,呼吸急促,但是心裡知道,撐過去就是雲淡風輕。
 
為什麼說愛上它?因為每個清晨,我可以在一夜的陪伴後,放棄補眠的機會,從床上爬起,給那個臉頰一個溫暖的親吻,穿上前一晚搭配好的短褲、背心,簡單地洗漱、塗抹防曬乳、快速熱身後,便衝下樓。
 
一圈、兩圈、三圈、四圈......1公里、2公里......4公里、6公里......數字不斷增加,心中最大的動力竟是——對最愛的那個人的辛苦最接近的體會。雖然比起生病的苦,這之間有太大的差距,然而,這卻又是體會他的生命狀態最接近的方式。不再是綁著手足,躺在地板上,看著天花板默默流淚,而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想要多邁出一步,要再多跑幾米打破昨天的記錄;就像他,努力、努力、再努力,想要認真地呼吸每一口氣,想要多微笑一天,想要多看看那些可愛的面孔......
 
用奔跑體會不能動;在高強度的時間中,體會生命的深度。生命需要一個支點,在那個支點上,找一個奔跑的動力。
圖片
圖片
圖片
0 評論

愛上台北 (Kiki)

2/21/2013

0 評論

 
圖片
還記得上大學時,那位藝術家老師說過,無論經歷什麼,都不要失去發現美的眼睛。

住在這個城市快四年了,生活或忙碌或悠閒,來來往往的不過那幾條街道。這段時間來,我每天早上七點出門,慢跑到離家不遠的國父紀念館,欣賞只有清晨才有的景致。鬱鬱蔥蔥的樹、嬌豔欲滴的花、閒庭信步的鴿,還有不論晴天雨天總會碰到的人。

每日的這幾十分鐘是神奇的,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我不再感到那麼疲憊,不再容易發火,當夜晚來臨時,也不再感到無奈,而是對下一個清晨充滿期待。夜不再難熬,起身為你變換腳的位置、調整枕頭、抽痰,七個小時裡,每一個小時左右起身一次,不再難以忍受。因為清晨的這段時間裡,有天空、樹木、草叢、花朵,給我最好的能量。

我喜歡漫步於靠近逸仙路那條隱藏在樹叢裡的幽徑。穿過高聳的樹木望去,天空都有無限禪意。我也愛那隱藏於另一端的翠湖,走過湖中亭,總會遇到一位唱日文歌曲的老人,乾澀的聲音、顫抖的音符背後藏著不為人知的滄桑......。

一個下雨的清晨,微涼的空氣裡,我撐著傘,又有新的發現。

我並未沿著平日的路線,而是穿過逸仙路和仁愛路交叉口。不遠處的101大樓在雨中顯得格外挺拔,藍色的樓體更顯出時尚與傳統結合的氣質。讓我驚喜的是,市府廣場旁竟有這樣一個鬧中取靜的花園。原來,《人間福報》慧珠師姐口中的那個午後聽風的地方竟然藏在這裡。

這種驚喜常常發生,讓我越發愛上這座城市。漫步於大街小巷,總記得帶著「觀光客」的視角,原來熟悉的地方也有這麼多隱藏的美。

再想到這座島嶼,它是如此特別,我突然明白愛上這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對於獨立、熱愛自由、喜歡不被拘束的我來說,這個島嶼應該是這個星球上能去的最好的地方。心裡突然很感謝你,謝謝你把我帶到這片土地上,讓我在自由的空氣裡盡情成長。
​
剛才,在國父紀念館,我對一位清掃的老人微笑地說謝謝,那蒼老的面容浮現出一絲柔和與溫暖,他也對我說:「謝謝」。
2018 Kiki :這篇是在Tom氣切後的第二個月寫的,為了適應氣切後來的新生活,開始在尋找舒壓和放鬆的途徑。也許,寧靜來之不易,所以,短暫的逃離後,那些美才如此深刻。
0 評論

    Now & Here

    放開心,放過自己,把日常過得像日常。

    Archives

    六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一月 2021
    七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三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九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五月 2018
    二月 2018
    九月 2017
    七月 2017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二月 2013

    Categories

    全部
    Books
    Kiki
    Power Phrase
    Tom
    追光之歌
    追光之歌

Food & Fun

Food Stories
Destinations
Travel with You

Doodle & Fantasy

Yesterday
Fantasy
Poems
ALS Community

Live & Love

Living with ALS
Now & Here
Talks & Sharing

Faith & Belief

Faithful Life
© COPYRIGHT 2022 TOM AND KIKI. ALL RIGHTS RESERVED.
  • Home
  • Food & Fun
    • Food Stories
    • Destinations
    • Travel with you
  • Doodle & Fantasy
    • Yesterday
    • ALS Community
    • Fantasy
    • Poems
  • Live & Love
    • Living with ALS
    • Now & Here
  • Faith & Belief
  • About